2024年7月,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的“乡村振兴走基层,青春聚力正当时”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。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向广大共青城泽泉乡居民传递了红色文化、乡村文化建设以及科学文化、防范诈骗知识传播的重要性,“薪火筑梦”实践队的“锦囊妙计”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。
重走垦荒之路 宣讲红色精神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实践队队员们参观共青精神体验园,实地体验老一辈革命先驱、垦荒志愿者的艰苦奋斗历程,他们在聆听垦荒故事、学唱垦荒歌曲、体验垦荒实践、重温入团誓词、重走红色足迹中重温红色历史、开展红色教育、传承红色精神,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。
“薪火筑梦”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队走进共青城市泽泉乡朝阳社区童心港湾,实践队队员李沛昱结合演示文稿及科普视频,从两弹一星的内容、精神、和如何传承精神三方面进行阐述,通过什么是“两弹一星”、我国“两弹一星”的研发历程、“两弹一星”时期的国际形势帮助孩子们深入学习领会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及其内涵。为孩子们阐述了“热爱祖国 、无私奉献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的精神内核,强调这一精神在核工业的发展中的重要性,并通过其引出了形势中“强核报国、创新奉献”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。


传承勤廉基因追忆隆平精神
“当风吹过稻田,当一日三餐米香弥漫,袁爷爷,我们总会想起您的模样。”为了缅怀袁隆平先生,传承勤廉基因,实践队走进德安县袁隆平旧居(颐园),通过图文音像、AI模拟及实物体验等形式,亲身感悟袁隆平先生“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”的崇高理想及“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”的责任担当。
“人就像种子,要做一粒好种子。”参观学习过程中,“简朴的家具”、“百十块钱一件的格子衬衫”旧物展、“路边摊剪发场景”让实践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“禾下乘凉梦,一梦逐一生”的隆平精神,同时也激励着大家要传承好袁隆平先生“追求真理、敢为人先”的创新精神;“勤俭节约、淡泊名利”的勤廉精神;“锲而不舍、埋头苦干”的奋斗精神,要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,不断提升自我勤勉廉洁修养,使之成为耳濡目染的教诲、深入人心的信念、灵魂深处的印记,将“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”践行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。

激活红色基因解锁传承密码
砥砺前行的“带路人”——张启仁老先生,1945年3月生,197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获得者,曾任原朝阳公社朝阳大队会计兼支部副书记、泽泉乡农技站站长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,现任泽泉乡老科协会长。“有成有绩作贡献,无名无利显高风”,从事农技工作50多年来,张老先生的足迹已遍布泽泉乡的每个角落。“是什么支持您坚持这么多年努力工作?”,面对这个问题,张启仁老先生铿锵有力地说道:“前方仍有光荣在,何愁奋斗不辉煌。”他长年累月走村串户,将自己所学农技知识手把手传授给农民,向全乡农民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,每逢农事季节,他还会通过广播向全乡农民推广农业种养新技术。“虽然工作可以退休,但党员身份永不退休。只要我还能走得动的时候,我就要为家乡奉献出我的一份力量,我要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。”张老先生说道。
聆听前辈声音,坚定理想信念。红色传家宝的寻访让实践队队员吕偲妮有感而发:“像张爷爷这样的优秀中共党员,在我们身边竖起了一面面光辉的旗帜。他们发光发热,他们披荆斩棘,他们为社会的发展、祖国的繁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老一辈优良传统,提升自我综合素质,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。”


防范电信诈骗筑牢安全底线
“薪火筑梦”实践队深入共青城市泽泉乡各村镇、社区,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,详细讲解了电信诈骗、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和危害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向居民们普及了如何识别诈骗信息、如何保护个人信息、如何避免上当受骗等实用知识。随后,队员们还耐心解答了在防范诈骗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。实践队员的行动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,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,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诈骗的危害性,也学会了如何有效防范诈骗,感到受益匪浅。


“艰难困苦,千难万险,广大团员青年主动作为、勇挑重担,哪里最困难、哪里就有团的旗帜,哪里有需要、哪里就有团员青年的身影”,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“薪火筑梦”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走访、调研中体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涵,他们接过“老垦荒”队员们的接力棒,以奋斗的姿态,积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!